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課改專題 > 高中音樂課改 >

高中學生歌唱興趣培養(yǎng)多元性拓展之探求及有效實施教學的研究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18-01-18   點擊:

  作者:益陽市龍洲中學   黃慶 

一、高中學生歌唱興趣的方向與學習現狀的調查與思考

2004年在全國掀起高中新課程改革的浪潮,新課程是一種理念,更需要行動,需要了解學生對音樂學科的心理需求。教師才能有效進行、實施教學法。就歌唱這一模塊,我在高二年級音樂教學實踐與期末考核中設計了一系列的班級演唱活動及相關問卷調查。

調查目的:想通過活動展示及問卷調查的方式及時了解和掌握同學們的學習音樂的現狀和興趣發(fā)展方向,有針對性的組織有效實施教學。

問卷調查對象:高二年級每人一份,約500份,收回有效問卷457份。

問題的設計:你喜歡唱歌嗎?你有沒有上臺演唱過?你會唱哪一些歌曲?

調查統(tǒng)計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偏好于流行唱法和流行歌曲。在演唱方式上,除了獨唱,表演唱其他演唱形式同學們都很少嘗試也不太了解。現實狀況分析可以看出問題顯露的幾種形態(tài):1、不會唱歌30%;2、不敢唱歌60%;3、敢唱唱不好歌5%;4、敢唱會唱只唱流行歌5%。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學生對民族歌曲與藝術歌曲缺乏深層次認識與了解,學生在歌唱實踐活動中也存在許多問題。

現象解讀1、沉默是金。不肯開口唱,一部分是不自信,一部分是確實五音不全,怕丟丑,讓人看笑話。

現象解讀2、孩子們接觸的民族歌曲與藝術歌曲太少了,能唱會唱的歌曲少之又少。我從事高中音樂教學六年的時間里,組織了很多次班級活動,部分是即興演唱,讓人覺得酸楚的是,像《兩只老虎》、《世上只有媽媽好》、《娃哈哈》這三首兒童歌曲在高中生的歌唱活動中成為他們的招牌歌曲,點唱率最高。難道我們的經曲歌曲就只能停留在孩童時代的那一段記憶里了?

現象解讀3、流行歌曲泛濫,品味低俗。有同學愿意開口唱歌了,可都是些精神頹廢的流行歌曲,歌詞乏味、平淡,旋律簡單易學,只是某些情感的渲泄,太成人化。缺乏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

現象解讀4、聲音條件好,歌唱時音準節(jié)奏把握較好,在演唱過程中真假聲的轉換自如,對民族歌曲、藝術歌曲也有一定的鑒賞能力。缺點是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來的時候就作降調升調處理。歌唱時的咬字吐字還存在一些方言。

綜上所述,我認為“讓不愛唱歌的人來學習唱歌(激發(fā)歌唱興趣),讓愛唱歌的人來唱好歌(訓練歌唱技巧)”應該是我們此次研究計劃最終想要達到的一種境界。

二、歌唱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與歌唱興趣的多元性拓展實施目標。

1、經過反復的練習,并多次重復的訓練而逐步形成的一種固定的行為模式就是行為習慣。每一次的歌唱與發(fā)聲練習,作為音樂專業(yè)教師必須要提出相應的要求,并能迅速適應學生不同層次的變化與進步來進行有效實施教學。

2、在歌唱教學活動中發(fā)現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有針對性分層次分階段的進行歌唱的技巧技能的訓練,規(guī)范其行為習慣,能幫助學生正確科學的演唱,調動學生的歌唱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的享受音樂的豐富情感,能用自己的歌唱來表達音樂的情感。

三、歌唱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與歌唱興趣的多元性拓展實施要求

1、明確音樂課堂紀律,規(guī)范行為習慣。

強調學生在歌唱時正確的坐與站的姿勢。培養(yǎng)正確的歌唱呼吸方法,養(yǎng)成輕聲演唱的習慣。學會安靜地聆聽音樂。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多使用專業(yè)術語。了解學生心理及生理特征,講究語言導行。用提醒、暗示來規(guī)范不良行為習慣。

2、通過歌唱興趣培養(yǎng)進行多元性拓展與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的整體藝術素質。

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活動,選擇普遍性、通俗性的歌唱內容與主題,運用說、唱、演的形式,形象生動的展現歌唱藝術的魅力。

說:通過說話,來糾正字音,組織詞匯的運用,利用說話的語氣,語調來培養(yǎng)學生的韻律感和節(jié)奏感。

唱:通過說與唱的比較,幫助學生了解聲音的音域,定好歌曲的音調,學會利用聲音的控制來促進情緒的表達。

演:通過歌唱與表演的展示,了解歌唱時的呼吸,聲音的表現力以及身體的協(xié)調性之間的關聯(lián),學會利用正確的發(fā)聲方法來協(xié)調聲音的狀態(tài),能利用肢體語言更形象生動的展現歌唱者的舞臺感染力。

四、有效實施教學策略的階段型措施

1、欣賞性歌唱教學

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用豐富的音像資料,結合音樂的語言要素,讓學生在欣賞歌曲時獲得最真實、最直接的感受與體驗,多聆聽,多體會。

通過音樂作品中故事情節(jié)的描述,作者的感情渲染或歌唱者的聲音,作為背景音樂來烘托情緒,用情感介入來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欣賞好的作品。推薦曲目:《黃河船夫曲》,合唱歌曲《母親》《天路》等獨唱歌曲。

2、模仿型歌唱教學:

有目的地組織歌唱教學內容,從最簡單的歌曲開始,從反復聆聽到模唱,進行音準、節(jié)奏、速度、力度的練習。認識調號、拍號等常見音樂符號。教師在教學中強調使用準確的音樂術語。推薦曲目:《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梁?!?、《小路》等。

3、科學型歌唱教學

科學歌唱的姿勢、歌唱方法的指導。指導歌唱呼吸與歌唱技巧的訓練。有目的的選擇難度偏小的中外民族歌曲,從聲音的模仿到聲音的處理與掌控,反復的練習唱。獲得科學的歌唱記憶與感知。推薦曲目:《喀秋莎》《北國之春》《搖籃曲》等。

4、排練型歌唱教學:

教師向學生推薦好的聲樂作品,進行指導、排練。組織學生參加與歌唱實踐活動。通過獨唱、對唱、合唱等演唱形式來提高歌唱能力,給學生一個鍛煉的舞臺,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同時逐步完成歌唱表演的心理調控能力的訓練過程。教螬應采用多種評價手段,來肯定學生的進步,鼓勵學生勇敢展現自我。推薦曲目:《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合唱,《祝你平安》獨唱等。

5、舞臺表演型歌唱教學

不僅對歌唱進行一定的技能技巧的訓練,話筒的運用、聲音的控制、肢體語言的表現、服裝、形象等方面的指導,對歌唱者提出更高的要求,找到適合中學生演唱的歌曲與表演形式,進行表演唱的舞臺排練,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

五、歌唱實踐活動組織形式

1、《快樂土聲,快樂男聲》

模仿綜藝娛樂節(jié)目,自愿報名上臺表演,分班海選后參加年級評選再評選校園十佳歌手。一年一次,活動歷時兩個月。

2、《挑戰(zhàn)麥克風》

班級活動中進行,每周一次,分成男女兩隊,每次選男生兩名、女生兩名進行歌唱比賽,每贏一次積二十分,滿分為勝。

3、拉歌比賽

全校參與,以班級為單位,分年級評獎。兩個班為一組,每組派一領隊領歌。各班唱規(guī)定曲目一首后,開始拉歌,每年一次。

4、課堂教學活動展示

即興表演。說,唱,演結合。

5、校園十佳歌手賽

一年一度的校園歌手賽。每班選送一名選手參賽。在歌曲內容的選擇、歌唱者音色及歌唱技巧、舞臺表現力等方面都有較高層次的要求。

6、合唱比賽

全校師生共同參與。采用領唱、重唱、對唱、小組唱等不同歌唱形式。

六、原始材料的整理與總結

1、必須在教學研究活動中合理有效地組織材料,迅速整理,并進行階段性小結論述。在整個過程中,面向每一位學生,發(fā)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及時點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自信、勇敢的展現自我,挑戰(zhàn)自我。將點評及活動內容做好記載,形成文字,積累實踐經驗,作為可供研究的原材料存檔備份。

2、歌唱實踐活動展示(圖片、音像資料)備份。

3、教師相關論文及成果展示,并進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討、總結經驗。

論文《關于通俗歌曲流行成為一種校園文化現象的思索與探討》獲省一等獎。

原創(chuàng)歌曲《泉河十七中》獲省藝術節(jié)三等獎。

原創(chuàng)歌曲《夢想開始的地方》參加全國少兒歌曲創(chuàng)作培訓班完成的原創(chuàng)作品。

七、高中學生歌唱興趣培養(yǎng)多元性拓展之探求及有效實施教學的研究需要努力的方向

1、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如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針對個性差異大的學生備有個案的處理方案與對策。

3、高中學生生理與心理因素的研究與調節(jié)方法。

4、以音樂為本位的基本技能與技巧的培養(yǎng)與提高。

5、音樂與其他藝術學科的多元結合。

6、音樂藝術本土文化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