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音樂教案 > 小學音樂教案 >

《小蜜蜂》音樂教案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本文由洪嘯音樂教育網友 黃沙蕩蕩 推薦

教學目標:
      1、掌握一個升號調do  re  mi  fa  sol 的唱名及在五線譜上的位置,能將旋律從do=C改寫在 do=G的譜上。
      2、學唱歌曲《小蜜蜂》,運用正確的呼吸方法和清晰的吐字來歌唱,以歡快的情緒歌唱小蜜蜂的辛勤勞動,并啟發(fā)培養(yǎng)學生從小愛勞動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歌曲的讀譜視唱與一字一音的清晰吐字,用優(yōu)美的并具有感染力的歌聲來表現(xiàn)歌曲意境。
    教學進度:第三教時。
    教具準備:頭飾、磁帶、口琴、圖畫、打擊樂器等。
    教學模式:情境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流程:

       情境激發(fā)         情  境  體  驗                      情境創(chuàng)造
                                                           
  情境導入激發(fā)思維     初步感知想象理解--> 體驗歌曲    吸收表現(xiàn) 激發(fā)創(chuàng)編能力
                                                          
準 A、入場-->創(chuàng)設情境   欣賞、哼唱、律動、熟悉歌曲       A、自學歌曲  創(chuàng)編情境性歌表演
備:B:模仿練習                                          B、演唱歌曲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聽《拍手歌》進教室并做簡單律動。
      2、問好:一半學生吹奏口琴,一半學生唱。
      3、模仿練習與重點樂句解決:
      A、模仿練習:
      聽、唱幾組模仿進行的音。
      B、重點樂句:
      (1)從模仿練習引出第二樂句的C大調旋律。
    (2)板書出示
       提問:這條旋律除了模仿外還有什么手法嗎?(重復)
     (3)學生再唱一遍,然后教師用G大調的音高唱一遍。
      提問:老師唱的和你們一樣嗎?
      學生回答:略
      引出教師唱的是G大調。
      (4)改寫旋律(從do=C改寫在 do=G)
       方式:抽一個學生到前面改,其余同學小組進行。
      (5)糾正答案,并讓學生在口琴上找找音高。
      4、情境布置的導入:
      (1)學生吹奏剛才的旋律,教師配唱歌詞“我們決不傷害益蟲,快快飛到大樹林中”。
      (2)設問:是誰要飛到大樹林中來?
      5、情境布置:
      師生在《小蜜蜂》音樂的伴奏下共同布置美麗的樹林。
      流  程  說  明
      情境導入可以景激情,使學生盡快進入一種美的氛圍之中,設置疑問可激發(fā)學生的好奇與學習欲望,情境布置時播放的《小蜜蜂》的伴奏音樂可使學生熟悉音樂,為歌曲的學唱作鋪墊。
    二、情境體驗:
      1、導入:同學們布置時,教師已躲到花叢后,布置完后,突然從花叢后伸出手(手中拿著小蜜蜂的圖畫)說:“咦!是誰飛來了!”
      學生回答:小蜜蜂!
    2、熟悉歌曲:(播放伴奏音樂)
    A、教師邊用 lu 哼唱,邊將手中的蜜蜂隨樂飛舞。
    B、師生共同用 lu 哼唱。
    C、閉上眼睛,想象畫面。
    教師評價學生想象的畫面,并用優(yōu)美的語言再一次將學生帶入美的意境中去。
    D、邊唱邊做簡單游戲。
    3、學唱歌曲
    A、導入:
    師:好聽嗎?想不想學:就讓我們在口琴的幫助下自學。
    B、板書出示《小蜜蜂》全曲。
    教師提示,讓學生發(fā)現(xiàn)第一樂句與第三樂句是重復的手法。
    C、學生自學歌曲。
    方法:學生以小組方式自學,教師從旁指導。
    4、演唱歌曲
    A、(1)舉手的同學唱,其余伴奏;(2)交換;(3)集體唱,教師伴奏
    B、(1)一半唱,一半伴奏;(2)交換 ;(3)教師唱,集體伴奏
    C、教師做指揮(跪在學生中間)師生按樂句輪流唱
    D、請一同學也來做做小指揮
    5、歌曲處理:
    師生共同用活潑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
    流  程  說  明
    在歌曲的學唱、演唱過程中,學生們都會有輕松愉悅的感覺,因為他們置身于大樹林之中,并且用自學的方式來學唱歌曲既增添了孩子們的信心,又避免了枯燥乏味的讀譜唱譜過程,在情境布置與熟悉歌曲的過程中都是用多聽、多感受的方法,通過聽覺為先導培養(yǎng)了孩子對音樂的感受能力。
  三、情境創(chuàng)作
    1、學生自己選擇道具(打擊樂器、頭飾〈花、草、樹、蜜蜂〉、口琴等)。
    2、學生討論并進行角色表演。
    3、創(chuàng)設場景師生共做邀請小蜜蜂采蜜的游戲。
  流 程 說 明
    我讓學生隨音樂舉手投足,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流露真情,在動中感受,體驗及表現(xiàn)美,學生在寬松的氣氛中自由地參與,既激發(fā)了興趣,發(fā)展了個性,又提高了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四、教案說明:
    此次教案設計,我是根據音樂教學的特點、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及教材特點這三方面進行的。
    音樂教育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審美教育,它是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能有效地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促進學生感知、情感、想象等方面的健康成長。針對音樂學科特點,我將新的行動綱領精神滲透在本次的教學中。
    我所進行的教學對象是四年級學生。八、九歲的孩子開始由幼兒期向兒童期過渡,根據這段時期的心理特征,我總是想一些辦法來抓住他們的心。
    本課教材是學生接觸的第一首G大調的歌曲,歌曲非常簡單,因此可以在備課時設計許多學生活動的空間,讓學生在整個活動的過程中輕松愉快地學習這首簡單的歌曲。
    在教案設計時不僅要考慮以上三方面,還要抓住一個重點,那就是必須以激發(fā)興趣為抓手。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是學生音樂學習行為的動力,興趣是產生情感的基礎,因此我一直將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作為主線。對于激發(fā)學生興趣,我采用了創(chuàng)設情境、角色表演、樂器吹奏等各種手段。
    首先我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情景布置可以給予學生一種美的感受和身臨其境的感覺。我用第二句歌詞:“我們決不傷害益蟲,快快飛到大樹林中”設置疑問,同學們對“到底是誰來了”非常感興趣。然后讓同學們布置一個大森林的情景,來歡迎這位小客人的到來。
    角色表演是讓學生通過表演去熟悉音樂,感知音樂,并通過肢體語言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感情和對音樂的理解。同學們有的當小蜜蜂,還有的當花、樹等角色,我也加入到他們的行列扮演小蜜蜂,不管是擔當什么角色,他們自始至終都興趣盎然,因為動是人的本能,孩子們本身就處于好動的年齡階段,在角色表演過程中,孩子們可隨著音樂舉手投足,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流露真情,在動中感受體驗、表現(xiàn)美。
    樂器不僅可幫助學生學習歌曲,提高學生的音準能力,還可以制造氣氛。在這里我運用的是口琴,由于它的體積小巧,絲毫不影響學生游戲的進行,識譜學唱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借助口琴的幫助自學,通過自學達到識譜學唱的目的。
    其實通過教師與學生的這一共同活動,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是非常有意義的。
      在音樂創(chuàng)編活動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進行自我表現(xiàn),讓他們在寬松的氣氛中積極地參與,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在發(fā)展學生個性的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能力。
     本課教學中的模仿練習,簡單律動,情境創(chuàng)設歌表演及固定音型伴奏都使學生們的個性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這一創(chuàng)編過程使學生想象能力,表演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得到充分發(fā)揮。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